咨询热线

010-84828017

NEWS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新闻资讯番茄溃疡病是如何检测得出的?

番茄溃疡病是如何检测得出的?

更新时间:2025-10-24点击次数:21
番茄溃疡病是如何检测得出的?
番茄溃疡病是由克雷伯氏菌属引起的细菌性病害,具有强传染性,可通过种子、土壤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。典型症状包括:幼苗茎部水渍状病斑、成株期茎秆溃疡裂口、叶片萎蔫卷曲、果实“鸟眼斑”及维管束变褐,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。
检测技术体系:从宏观到微观的精准识别
1. 田间症状诊断(初步筛查)
典型症状观察:
幼苗期:子叶水渍状病斑,茎部出现细小溃疡,严重时幼苗萎蔫死亡。
成株期:茎秆中下部出现纵向裂口,分泌白色或琥珀色菌脓;叶片边缘黄化卷曲,形成“烧边”现象;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小点(鸟眼斑),周围有白色晕圈。
根部与维管束:根部腐烂,维管束变褐,横切茎秆可见褐色条纹。
局限性:症状易与细菌性斑点病、真菌性病害混淆,需结合其他方法验证。
2. 实验室检测(精准定性)
细菌分离培养:
样本采集:取病株茎秆溃疡部、叶片病斑边缘或果实病健交界处组织。
培养基选择: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如CMM(Clavibacter Medium)或NBY(Nutrient Broth Yeast),Cmm在CMM上形成黄色菌落,在NBY中呈杆状、无芽孢、革兰氏阳性。
生化鉴定:通过过氧化氢酶阳性、氧化酶阴性、明胶液化、硝酸盐还原等生化反应确认菌种。
血清学检测:
ELISA(酶联免疫吸附试验):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Cmm抗原,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筛查,灵敏度高。
免疫荧光/免疫电镜:通过荧光标记抗体直接观察细菌形态,或用电镜观察菌体结构。
分子生物学检测:
PCR(聚合酶链式反应):使用特异性引物(如针对16S rRNA、plasmid基因)扩增Cmm DNA片段,通过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(qPCR)确认。
LAMP(环介导等温扩增):快速、低成本,适合田间现场检测,无需复杂设备。
基因测序: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,通过BLAST比对确认菌种,适用于新毒株或变异株鉴定。
3. 生物测定与病理学验证
致病性测试:将分离菌株接种健康番茄植株,观察是否引发典型溃疡症状,验证其致病性。
组织病理学:切片观察维管束病变、细胞坏死及细菌侵染路径,结合染色技术(如Gram染色)确认细菌存在。
检测流程与质量控制
样本采集与保存:无菌操作采集病株样本,置于无菌袋或离心管中,4℃冷藏或-20℃冷冻保存,避免污染。
实验室操作规范: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,使用消毒器械,避免交叉污染;设置阳性/阴性对照,确保实验可靠性。
结果判定:结合症状、培养、生化、分子及病理学结果综合判定,必要时进行重复实验或第三方验证。
 

 

联系我们
扫码加微信 移动端浏览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5北京中检葆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