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使用技巧与操作规范
样本处理与储存
血清/血浆需离心去除沉淀,组织样本需匀浆后离心取上清,避免反复冻融(建议分装冻存于-20℃或-80℃)。
样本采集后应尽快处理,若需延迟检测,可加入含抗生素的培养基防止污染,并避免含磷酸酶抑制剂(如EDTA、氟化物)。
试剂准备与平衡
试剂盒从冷藏取出后,需室温平衡15-30分钟,确保温度均匀。稀释后的标准品不可保存,需现配现用。
不同批号试剂不可混用,底物B(如TMB)需避光保存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。
加样与操作细节
使用校准过的移液器,加样时垂直悬空于孔上方,避免触壁或产生气泡。每步加样后需震荡混匀,确保反应均匀。
设立空白对照(无样本)、阴性对照(已知阴性样本)及阳性对照(已知阳性样本),以验证实验有效性。
温育与显色控制
严格按照说明书设定温育时间(如37℃避光30分钟)和温度,避免温度波动。显色阶段需严格避光,防止底物过早分解。
终止反应后需在10分钟内完成吸光度检测(如450nm波长),确保结果稳定。
洗涤与拍干技术
每孔洗涤液需甩干,避免残留影响结果。手工洗涤时,可用吸水纸轻拍孔壁,或使用自动洗板机提高效率。
避免将吸水纸直接插入孔内,防止划伤酶标板表面,影响后续检测。
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
通过标准品OD值建立标准曲线,扣除空白对照后计算样本浓度。若样本经过稀释,需乘以稀释倍数校正。
结合临床参考值范围(如成人血清ALP正常值40-150U/L)进行结果解读,异常值需复测验证。
二、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关键注意事项
污染防控:全程穿戴防护装备(手套、口罩、实验服),使用一次性吸头,避免交叉污染。
设备校准:定期校准移液器、酶标仪,确保检测精度。
异常处理:若出现高背景值或假阳性,检查洗涤是否干净、试剂是否过期,或考虑样本基质干扰(如脂血样本需离心去脂)。
